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末夏初,沿着蜿蜒而上的柏油公路爬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北部的北山鸡冠岭,山岭的阴坡里草木葱茏,农田里传来“哒哒哒”的农机声,黑土地里正孕育着春种秋收的新希冀。
【资料图】
“全村有1500亩(1亩≈0.067公顷)耕地,整村搬迁到县城后,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里1000余亩耕地进行种植,现在正在抓紧种的是700多亩的马铃薯。”在北山乡德兴村的田间地头,德兴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斌告诉记者。
易地搬迁后,村民搬到了县城的住宅小区,留下的耕地怎么办?家家户户山上基本上都是几亩地,从县城到地里来回跑个二十多公里去种庄稼很不划算。于是,大多数搬迁村民把增收的出路都放在了劳务输出上。针对这一现状,北山乡党委政府作出决定:一亩地也不能撂荒!
于是,在乡村两级的积极引导下,当地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扛起了严防耕地撂荒的重大责任。他们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让整乡搬迁后的耕地依然长出了像样的庄稼,还为当地无法出门务工的村民搭建了家门口务工增收的就业平台。
德兴村村民整村搬迁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的驻村工作组积极争取资金90万元,扶持德兴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本村68.005公顷耕地种植马铃薯、油菜、小麦等农作物。
5月上旬,记者驱车爬上北山乡的最高峰——鸡冠岭,在已经旋耕松软的农田里,一台四轮拖拉机牵引着马铃薯起垄播种一体机缓缓行驶,机械驶过之处留下一道道畦垄。
“这个畦垄播种一体机是去年刚买的,效率非常高,正常情况下每天可种植20多亩的马铃薯。”王兴斌说,合作社现有两台起垄播种一体机,这段时间全马力抢墒耕种,作业效率高,省时又省力。目前,合作社流转的近七成耕地都种马铃薯,亩均产量1200余公斤,产出的马铃薯以每吨800元左右的收购价由甘肃古浪的一家淀粉加工厂全部收购。
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当地村民还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增加了收入。
在德兴村田间地头的一处马铃薯储藏窖前,六七名当地村民正在对马铃薯种薯切块。王兴斌表示,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吸纳本村一些因特殊原因而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这些村民年均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快六十的人了,去外面打工没人要,现在好了,一年下来我们夫妻俩在家门口也能挣上钱。”在合作社务工的德兴村村民李知业告诉记者。
除了种植,种养结合的发展路子也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北山乡永进村的李贵福通过多年奋斗,创出一片致富新天地,还在县城买了房。北山乡实施整乡搬迁后,他瞅准机会转产到种养业,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养了400只羊,还流转6.7公顷土地种植马铃薯、油菜等作物。
“就这一两年,已经出栏育肥羊200多只,纯收入10多万元。”李贵福告诉记者,目前棚圈羊羔存栏100多只,今年打算出栏七十多只。不仅如此,他还每年用工10多人,仅雇佣的2名饲养员,人均年收入就有3.6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
据北山乡副乡长杨鹏介绍,北山乡耕地面积790.6公顷,主要种植马铃薯、油菜、小麦等作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超536公顷。北山乡实施整乡搬迁后,全乡670公顷土地被29家种植专业合作社、17家种植大户通过流转方式高效种植,还带动800多名北山乡群众在流转土地上实现务工增收。另外,还有47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1家养殖大户,2022年底出栏牛羊猪等4000余头只。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厚植丰收的底气。端牢“饭碗”、丰盈“粮仓”,耕地不撂荒是首要前提。
近年来,民和县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扎实高效推进撂荒地和“非粮化”整治工作,结合乡村产业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采取农户代种、集体代管、业主流转、政府兜底、托管服务等措施,确保了应耕应种的黑土地上都长出了像样的庄稼。